第573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57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3章

  以极吾委任之意。”

  枢密使了,军方至高官衔,岳爱卿,我爱你到了最高档。

  ——“今卿授任甫及旬浃,乃求去位。有其时,有其位,有其权,而谓不可以有为,人固弗之信也。”

  就任不到半个月就想着辞职,真让人失望。现在你有发挥的机遇,有做事的权位,却说没法按自己的心意为国效力,说出去谁信呢?

  是的,你的心里有疑惑,那么我们做点实事,让你产生被重视的感觉。张俊与你不和,是吧,那么把他调出临安,到镇江府去上班。中央枢纽之地,完全由你和韩世忠把持,这样你看如何。

  岳飞沉默。

  韩世忠沉默。

  再一次被公开戏耍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啊,你为什么要玩这样把戏呢。枢密院在宋朝只是军方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在首都有层层枷锁封禁着它的职能。而镇江府是哪儿,它是南宋长江防线的中间位置,本身聚集着张俊的全部军队,又刚刚吞掉了韩家军,岳飞在临安被管制,岳家军被分割成两个部分,这些加在一起,已经让张俊实际上控制了南宋的全部军队!

  赵构却得便宜卖乖,说什么远调张俊,让韩、岳坐镇中枢……这让人除了沉默以外,还有什么办法。难道冷冷地一笑,说皇帝你真小人?!

  于是赵构所想、秦桧所思,都变成了现实。韩、岳军队被夺,军队肢解,在临安城半软禁。而国防全面交给了张俊。这时是七月末,两个多月之后,事情突然有了变化。

  不在内部,而是江北。

  金国的都元帅,威名赫赫神勇无敌征战无厌很少获胜的四太子殿下金兀术再一次领军出征,侵略南宋。这一次他选的位置仍然是淮南路,正是张俊的防区。

  张俊手握近30万精兵,与淮南一路金军抗衡,这是从所未有的优势。他不必做出怎样周密诡谲的安排,只需要陈兵列阵与敌正面争锋即可。

  实力决定一切。

  可实际的战局走向让每一个汉人惊愕。张俊居然坐在镇江府不动,全部精兵都固守江南不动,只是派出去一些侦察兵过江刺探军情,随时向他汇报。

  淮南全境拱手送给金人,任凭掳掠蹂躏。

  这是怎样的怪异荒诞疯狂!哪怕是当年北宋亡国,懦弱屈辱层出不穷,也从来没有过不抵抗!不说太原、真定等抗战名城,连开封陷落时也不是拱手让人。而这个张俊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历史之先河,隔江坐视江北大片国土沦丧,坐视无数同胞生死凌虐。

  这样的人居然是当时南宋军方的最高首脑!

  张俊还振振有辞,他说纵观国际大势,南北就要达成和平了。这次金军侵略不过是因为上次柘皋之战丢了面子,回来出出气罢了。没必要过江交锋,很快他们就会撤退了。

  言外之意,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怨怨相报,为何不高姿态些先让一步?为了和平,哪怕有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千年之下,这种奇谈怪论都让他气得头晕,何况是当时。一时间南宋朝野大哗,无数人弹劾指责张俊,连打定主意沉默到底的韩世忠、岳飞两人都没忍住。不为别的,哪怕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张俊都浪费了一次比从前更理想的机遇。

  金兀术这次是来找死的,他的兵不仅少了,连粮草辎重都严重不足。女真人的短板从这时出现,这个种族在宋、辽两国的腐朽中迅速崛起,既没有底蕴也没有规划,除了最初时打仗勇猛之外,什么都很劣等。他们不懂管理,不事经济,纯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半封建半奴隶制,十几年间很多事都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一点,他们比契丹人差远了。

  在金兀术的管理下,开封城、燕云十六州等曾经举世最繁华的地区一片荒芜,满目所见除了死人死狗之外全是野草,搞得他亲自出征,都没了粮草。

  在淮南地区一个多月的侵略时间里,这帮女真人饿得吃牛、吃马、吃俘虏,混得人不人鬼不鬼。当是时,如果宋军调重兵过江,女真人将不战自溃。

  天赐良机被白白浪费,韩、岳两人忍无可忍,各自写了一份奏章,一方面弹劾张俊,一方面反对议和。这在稍有良知的人看来,都是在尽一介国人的最基本义务,可对赵构等人来说,是挑衅。

  计划提前执行。

  之前对岳飞的各步骤准备都可以收网了,秦桧组织了最高规格的弹劾队伍,由御史台、知谏院互动配合,御史中丞何铸、右谏议大夫万俟卨、殿中侍御史罗汝辑出面,搜集证据弹劾岳飞。

  这是件非常挑战的任务,这三个人动用国家机关追溯岳飞平生事迹,事无巨细一一考证,最后只罗列出了三条“罪过”。

  1,岳飞工作态度恶劣。“日谋引去,以就安闲。”

  2,淮西之战,也就是第四次北伐结束的后一年,张俊搞出柘皋大捷那次。岳飞“坚拒明诏,不肯出师。”

  3,倡言楚州“不可守”。

  以上三条,先不说对错,直接透露出一个真相。岳飞在绍兴十年第四次北伐之前的一切行为均无可挑剔,是品行完美没有瑕疵的人。

  而这三条本身也都站不住脚。第1点,岳飞是写了很多次辞职信,甚至有一次自动解职罢工。这在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理念里很是大不敬,但是一来事出有因,每一回赵构都严重挫伤岳飞的报国之心;二来,宋朝是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官员辞职从来不是罪恶,很多时都是不恋权贵的清高行为。

  至于第二、三点,前面事发时早已叙述清楚,淮西之战时,岳飞被各方面的命令所左右,被隔离在战区之外。楚州……相信直到这时,岳飞才会知道当时张俊为什么揣着明白说糊涂,不依不饶地一定要他表态。那是个坑,早就挖好了等着他往下跳。

  意识到这一点,再亲眼目睹了韩世忠的经历,还有七月初刚从楚州回来时辞职,赵构为什么没有同意……那时同意了的话,怎么去打压一个官场之外的人!

  岳飞的心变得冰冷,一瞬间他仿佛置身于梦魇之中,这一切会是一个整体计划流程吗?!

  他在冰冷,在回忆,弹劾已经进入到另一个层次里。

  赵构亲自出面暴料,他认为,岳飞在楚州时于万军之前说楚州不可守,城防没必要修,完全是收买军人,达到加强个人势力网的目的。这样的人,让国家、让他怎么去信赖(“故其言如此,朕何赖焉!”)

  秦首相第一时间跟进,表态说,岳飞隐藏得很深,他对人说这些话,中外人等未必能洞察真意,多亏陛下揭露。

  这两句话在南宋官场引起爆炸性的动荡,皇帝、首相公开怀疑帝国最强的将军、枢密副使大人的忠诚性,这是之前十几年里所不敢想象的。

  一时间下边说什么做什么的人都有,这就是机遇,顶级大佬们的摩擦,是珍贵的重新排队的机会。

  岳飞努力地让自己冷静下来,事到如今,他必须做出决断了。

  岳飞再一次辞职,他在奏章里写到自己多年的服务很不到位,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请陛下“保全于始终”,让他“远引于山林”。

  有宋一代,优礼臣僚,再大的罪臣也不过是贬黜流放了事。岳飞提到保全于始终,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把后果往恶劣里预计了。

  这一次赵构同意了,罢免岳飞公职,改任万寿观使,吃一份优厚的年薪,再不插手官场军队的事。这似乎很不错,岳飞被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从此无官一身轻,没是非了。

  但是,有两件事也同时发生,全面联系起来,才会清楚岳飞此时的处境,以及赵构的真实目的。

  岳飞罢官时是公元1141年,宋绍兴十一年的八月。这时金兀术收兵回了开封,给赵构写了一封信。信里以上位宗主国的身份一通训斥、责骂、警告,把之前的战争全归罪于南宋的忘恩负义,而他是仁慈的,仍然不想毁灭一个曾经驯服温存的仆人,所以写了封信主动骂人。

  这份由被扣押在金国的原南宋使者带回来,赵构、秦桧接到之后表面上诚惶诚恐,暗地里心花怒放。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个意向。

  该死的金兀术,这个倒霉孩子,当年好不容易达成了和平,他非要打。结果怎样,被岳飞打残了吧,现在没人拦着都没法过江了吧。这才知道议和的好处!

  赵构立即写了回信,在信里承认自己从属国的身份,承认一切错误,推卸一切错误,那都是几个前线的将军自作主张搞的!而他本人,是极其向往和平的,请“太保?左丞相?侍中?都元帅?领省国公”宗弼阁下代为向金国皇帝陛下转达。

  既然议和再次摆到了日程上,那么还需要放任岳飞吗?于是岳飞下课。

  上面是岳飞被罢免的外部因素,这之外就是关于岳飞的罢免诏书。中国的文字是很讲究的,中国的官场哲学是很深奥的,国手布局步步紧逼,每一个进程都是为后续手段的铺垫。

  诏书里说,岳飞有“深衅”,“有骇予闻,良乖众望”,皇帝“记功掩过,宠以宽科全禄,以尽君臣之契,保功臣始终。”要岳飞“无贰色猜情,朕方监此以御下,尔尚念兹而事君。”

  这些文字里处处都是陷阱伏笔,既承上,给岳飞的罢官定性为有罪;复启下,为以后可能出现的进一步处理留下了理由。

  岳飞文笔佳妙,这份罢官制里的隐患明眼人一目了然,他有什么不知道的。有人劝他做些补救,比如求见皇帝进一步表白忠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